抑郁症
现在是:2024/5/19 22:50:43
当前位置—>首页—>心理前沿


双相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作者:张庆彬  来源:石家庄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中心  点击率:2694




        双相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双相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涉及包括神经化学、神经内分泌等在内的多个环节。

    1.神经生物化学因素

    在中枢,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递质系统功能紊乱与双相  障碍关系最为密切。有研究发现,不论抑郁还是躁狂,患者脑脊液中5-HT的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浓度都是降低的,而NE代谢产物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MHPG)在抑郁时降低,躁狂时增高;随着抑郁症状的缓解,MHPG逐渐恢复,而5-HIAA浓度持续降低。由此推测,5-HT缺乏可能是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的共同生化基础,是易患双相障碍的素质标记(trait marker);但仅有5-HT缺乏并不一定导致患病,需兼有NE异常才会表现临床症状,NE异常可能是双相障碍的状态标记(state marker):NE不足出现抑郁症状,亢进则表现躁狂症状。但存在与之矛盾的研究结果。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
    细胞外信使物质如神经递质、激素等作为第一信使,负责细胞间信息传递过程,一般不进入靶细胞内部。第二信使就是第一信使刺激靶细胞后由胞浆产生的信息分子,是胞外信息与胞内效应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物。目前已知的第二信使有环磷酸腺苷(cAMP)及细胞膜磷酸肌醇(PI)代谢产物三磷酸肌醇(IP3)等。已经明确,鸟苷酸结合蛋白(G蛋白)能通过调控cAMP和IP3的生成,影响跨膜信息传递过程。G蛋白有Gs、Gi、Gp、Go等多种类型。其中,Gs、Gi参与受体与腺甘酸环化酶(AC)的偶联,而Gp和Go参与受体与磷脂酶C(PLC)的偶联。Gs、Gp分别通过介导激活AC和PLC,刺激cAMP、
IP3的生成;而Gi和Go则通过介导抑制AC和PLC而减少cAMP和IP3的产生。日前,已知p受体通过Gs,而a2受体、5HT1受体和DA受体通过Gi与AC偶联,  a1受体、5-HT2受体通过Gp与PLC偶联。最近有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存在G蛋白活性异常增强,表现为躁狂病人Gp蛋白活性增强,而抑郁病人Gs功能亢进。碳酸锂对Gp、Gs两种蛋白均有抑制作用,因而对情感活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2.神经内分泌因素

    在心境障碍特别是重性抑郁患者,神经内分泌异常程度虽然不重,临床表现也不突出,但却相当常见,尤其是—F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HPA)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素轴(HPT)。有人推测,甲状腺素机能减退与临床上抑郁和躁狂的快速转换有关,部分双相障碍病人尤其是女性及难治性患者存在临床上甲状腺功能低下,出现TSH升高。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留言板   

Copyright©2004  石家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中心

心理咨询热线:15354111695 婚恋情感咨询热线:15354211684 邮编:050081 邮箱:xlzxzx2003@yeah.net
设计制作:新华世纪网 维护管理:新华世纪网
冀ICP备11012094号
 
 预约咨询
 业务联系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