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的必修课:自我成长
在心理咨询的路上一路走来,每每有人羡慕地说:心理咨询师是赚钱、轻松又很时尚的职业时,我只能报以一笑,在其中的苦涩和艰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晓,而且还是一个充满危险的职业。
在全国没有完全的统计,心理咨询被杀的有多少人,据我所知有人在心理咨询工作中而牺牲了。
因为兴趣和爱好,一直坚持在临床心理咨询的道路上,更希望将正规、职业和国际水准的规范的临床心理咨询为广大的专业人士使用,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临床的心理咨询师首先要学会:自我保护。首先有三点是需要自身清晰和了解:
一、临床心理咨询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之一。
危险分为有形和无形,这个职业属于无形的危险。所以自我体验和督导是避免危险伤害的唯一方法,也是提高临床心理技能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学习各个门派的技术就可以做好临床心理咨询,这是一个婴儿式自恋的美好幻想。
二、这个职业不是一个挣钱的职业,若按收入与产出5年内是负增长的。
目前花在自我成长的钱大过收入,个案心理咨询因为心理知识的普及差,市场与需求脱节,按目前比例来讲来访人还是少数,专职心理咨询师收入是杯水车薪,只是因为心中的爱好和兴趣坚持到今天。
三、此职业的特点有些象行走在众生中的“现代心灵苦行者”。
用慈心容天下苍生,纳己所困所解所惑之问,点内觉之明性的“精神的心灯”,我叫“现代心灵苦行者”。
心理咨询是什么?
用生活中的语言说——就是一个人的心灵成长与行为功能转变。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需要付出,为自己的决定和行为付出。
付出金钱、时间和体力这就是对自己负责,国外的心理研究结果已经证实:付费对心理咨询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一位心理咨询师说我不要钱,就是为了帮助他(她),说明这位心理咨询师对自己不自信对技能有所担心。
因收钱会内疚,担心自己是不是真的能解决来访者的问题而不收钱。还有为了咨询练习的需要。
这满足的是咨询师的需要,免费对来访者是不利的,据现代的心理研究显示,来自来访者主动治疗的动力是心理咨询的关键,不付费本身就是不劳而获,不付出又怎能有动力而改变。在我9年的临床咨询经历中,没有一例来访者是因免费咨询而获得自我成长的来访者。
这点对心理咨询师的自我体验也同样适用。
很多人说自我体验的价格太贵,不想付出金钱和时间,同样心理咨询的技能也不能提高,从而影响自己的咨询效果,失去来访者的信任和个案,这是个案不能进行下去心理咨询的重要原因。
临床心理咨询的心理咨询师踏入心理咨询(治疗)之门的心盲与眼明:
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拿证的心理咨询师和从事多年的咨询工作的人,说着几乎同样的话:“我希望助人自助”。
现刚踏入或已经踏入心理咨询职业的人士,有三点供斟酌:
“助人自助”,
四个字虽简单,但却是一个临床心理咨询师开始的内省之路。
到底是助人自助?还是自助助人?这有何本质的区别?
是,的确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助人自助者是热心帮助他人、真诚的、乐善好施的人。
自助助人者是有爱心但又不以满足自己的爱心欲望的未来专业临床心理咨询师的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不把自己所希望的东西强加于人,才是真正的仁爱之人。
临床心理咨询职业中的人士须自我内察的是:
为何要助他?而不是自助?
有人问:难道用我的爱心不能帮助他人吗?
这是朋友式的帮助,如物质、经济和关心。这就是朋友和临床心理咨询师的区别。
问自己是否要自我成长(就是自助)?
自我成长之后才具有能力和资格去助人?
心理咨询这个职业具有其特殊的职业特点,仅凭爱心是不能帮助到他人心理成长的,没有经过专业的临床心理咨询训练只能给需要帮助的人带来再次的心灵创伤。
举个例子,一位双眼看不到道路的人,怎样能给看到道路的明眼人指路呢?没有经过临床心理咨询的体悟训练,就如同一位“心盲”的明眼人,是无法给需要帮助的人士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
很多人询问成为临床心理咨询师的直接快捷法,将我个人多年总结的经验与大家分享,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投资,最直接快捷的专业临床心理治疗师训练的方法:
首先从“自我体验”探索开始,属于自助方面的内容。
先要学会保护和修通自己。
方法就是自我体验100—150小时。。(请一位咨询界的老师,一对一的给自己治疗,心理咨询界自恋得说法叫“自我体验”)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智:知他人,为外在也。明:是透过现象看事物的本质,明心见性。
在自我体验中修通自己,了解自我、理解自己、接纳自己和整合自己,是对自身瓶颈的一种突破。
国际临床心理咨询师完成500小时的自我体验;精神分析师完成600小时的分析;案例督导1000小时。
再者从临床心理咨询师技能体悟训练,属于自助方面的内容。
开始临床心理咨询前须做的事:
一、临床心理咨询师的自我体验和技能体悟训练40小时以上;
二、进行临床心理咨询的案例督导。
三、在由督导的情况下开始临床心理咨询,每月1—2次的案例督导。
在案例实践中整合技术,融会贯通的将自身与技能结合,对每一位不同的来访者制定适合他(她)自身的治疗计划和方案。
关于团体心理辅导的治疗师。
一、治疗师自我体验500小时
二、3年全职临床心理咨询的工作;
三、完成团体自我体验300小时。
国内目前有些同仁在没有经过自我体验和团体自我体验的情况下,开设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对于自身和团体小组的成员都是一种伤害,对拉开的创伤造成再次的创伤。
就像是一位只学完医学理论就上手术台的医学院学生,把患者当成活体解剖练习,这是违犯职业操守的。
遵守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才会有专业技能的提升,有四点是最核心的守则:
一、保密原则;咨询室外不谈论任何来访者的信息、资料。(督导可以报告争得来访者同意的案例)
二、不与来访者发生亲密关系,譬如私下约会、恋爱和性;
三、不向来访者索取金钱或物质方面的好处;
四、不做免费的心理咨询(这是咨询师自身自我成长不够和技能不足的表现)。
我个人反对心理咨询师做免费的心理咨询,首先对来访人是不负责任的,对他(她)的自我成长和探索是不利的。
自我体验可以帮助心理咨询师修通自觉、自察、自律、自诚的根本,督导可以帮助心理咨询的案例进行,所以不需要拿免费咨询的来访者练习。
目前大量的心理咨询人士不做自我体验,这本身就很说明心理咨询师自身关于自我成长的犹豫和徘徊,问问自己:为什么不做自我体验?
金钱、时间、其他,这都是不想自我探索的借口。如果没有做好准备开始自我成长和探索也没有关系,给自己时间,等到有足够的力量开始自我探索的那刻。但有一点——不要开始做临床的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自己和来访者是一种保护。
有舍才有得。
自我体验和团体自我体验是成为专业临床的个案心理咨询师和团体心理治疗师的必经之路,也是衡量此心理咨询师的临床心理技能专业性的职业标准。
自我体验和团体自我体验能帮助人认识到自己是否具备心理咨询师的人格特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避免盲目投资。
自我体验和临床个案的督导,这是一个充满各种幻想破灭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奇迹的过程。
借用中国哲语:“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
舍得——是一种人生的慧觉。
不是所有学过心理咨询的人都适合做临床心理咨询,中国目前心理咨询界当中,有人格障碍的咨询师大有人在,在国外是不允许人格障碍的人做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
临床心理咨询和治疗——需要具有某些人格特质的人,才适合作临床心理咨询和治疗。
虽然现阶段在中国没有政府性的机构来监督和规范,但是作为临床心理咨询师自身的自律和自检更重要,不是:要我做什么?而是:我要做什么?
在临床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心理咨询师自身的德为修通,是对心理治疗起作用的看不见的疗效因子,最终化在整个治疗过程的有为而治、无为而愈之中。
这也是为何心理咨询师需要自身的自我成长的重要原因。
相关阅读:心理咨询师需要完成的个人成长任任务
关于版权的声明:尊重原创,本平台旨在分享
版权及观点属原作者,感恩作者的付出。
转载均标明来源及原作者,查询未果则默认“来自网络”。如涉版权欢迎原作者及时联络署名或删除!
心理热线:15354111695 15354211684
心理互动QQ:395047657 498055474
心理支持微信:腾越心理(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微信公众平台:xlzxzx0311(请搜索账号或识别下图二维码加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