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
现在是:2024/4/28 16:41:04
当前位置—>首页—>心理探密


依恋关系理论.依恋类型

作者:xinliyisheng.cn  来源:石家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中心  点击率:557




依恋关系理论.依恋类型


   

  英国的鲍尔比提出依恋理论之后,在依恋关系的探索和基于依恋理论的治疗方面,不论是发展心理学,或是临床心理学均有很大发展。


   鲍尔比是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始人克莱茵的三大弟子之一,虽然他和另外的温尼科特、菲尔贝恩都创立了自己的观点而并不同于克莱茵的观点。鲍尔比是将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的部分,结合了人类学等方面的内容,而发展出的一种新理论范式。


   一、依恋理论的究竟是什么?它反映的是我们生活的什么方面?


   什么是依恋关系?


   在依恋理论的定义,依恋和依赖是有区别的。依恋是一种普遍的关系,是不管你是否正常或者是谁,都有的一种人际关系的心理基础模型,它影响一个人整个一生的人际处理方式,是人的本质。


   人与人的不同、生活及社会交往的差异可能只是在于依恋关系方式的差异。它不是仅仅指对于某一个个体的依恋关系。


   在当代精神分析治疗中,作为人的本质被定义为对于关系满足的追求。精神分析实践所关注的是一个人内心的人际关系满足方式的治疗。作为当代精神分析学强有力分支,依恋理论所关心的真是这方面的内容。这和早期精神分析中定义人的本质是性驱力的满足是不同的。


   依恋对象、安全基地、依恋系统的启动目标


   依恋对象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是养育者——母亲,当然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也包括父亲或者别的养育者。


   这在婴儿的0-36月的早期养育中作为一个特别重要的,当一个有足够以婴儿为中心的母亲能够以足够同理的神情关心婴儿,并且以足够的养育满足满足婴儿随时到来的需要时,这时候婴儿就足够体验到一种安全感。母亲未必需要最好的或者完美无缺的,但可能需要足够好的。


   一个足够好的母亲有足够的同理心和养育方式,使婴儿能够基本的感受到安全和舒适,这种安全和舒适使婴儿将来成人后个性中自信、信任他人、具有安全感的基本成功保证。安全基地能够提供一个被养育者足够发展自己人格的环境基础。


   在个案研究中发现,如果一个母亲整天板着脸,根据自己需要来养育婴儿,不理解婴儿的真正需要,对婴儿缺少同理心,那么,婴儿成长后往往存在不安全性、不容易信任别人等等问题。严重的就容易引发一系列精神障碍。


   在婴儿来说,安全基地来自于那个养育者,那个与之形成依恋关系的个体。这个个体一般提供三个方面的内容:A. 对于依恋者寻求亲近的企图有反应;B.为依恋者成一种错误消极的依恋关系。

 

   依恋对象对成人而言则成为更多的人际对象,除了父母之外,最重要的可能是恋人,然后是老师、朋友、团体、组织,或者信仰的对象(如上帝等等)等。


   例如恋人,一个好的恋人一般能够提供良好的安全基地,也就是对于以上依恋系统的启动目标所需要的三个方面给予足够好的帮助,虽然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因为那是不存在的),但可能提供足够好至少还算好的帮助。这时候个体就可能感觉到温馨、美好、互相默契等感觉。这说明彼此之间互相发展了某些方面的良好关系。而有些依恋关系比较有问题的恋人对象比如整天以消极的方式控制对方,这就很容易造成最后的问题。


   依恋对象和心理治疗的最大同比就是心理治疗师,也就是治疗过程中心理治疗师需要具有足够的同理心去关注病人。


   依恋理论或者客体关系理论的心理治疗师一般是作为一个安全基地来关注病人,使病人获得一种安全感,然后可以通过客体(依恋对象的治疗师等)来内化这一安全感。最后在此基础上发展并完善自己的人格,获得最终的治疗。


   二级依恋策略


   个体依恋策略按照本性的方式主要有初级依恋策略和次级依恋策略。


   初级依恋策略主要是一个个体在遭遇问题或者需要有协助时,能够主动的去寻求帮助,例如我们可以寻找自己朋友的帮助,以获得更好的适应。例如我们心情抑郁时,我们有可能找个朋友谈谈,获得他的支持,等等。


   次级依恋策略则是当初级依恋策略不再有效时,个体就不得不去寻找其它的依恋策略。


   如果婴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中我们经常遭遇这样的环境,如一个糟糕的母亲,那对于个体依恋策略的形成就可能是有问题的。这时候有两种依恋反应方式:


   一种是过激依恋方式:也就是个体不放弃其寻求亲密的企图,反而更加猛烈的强化这一企图,直到获得依恋对象的关心或回应为止。


   另一种则是不激活的依恋方式:也就是个体最终放弃寻求依恋的企图,并以转移注意力等消极防御来逃避依恋对象。

  

   这两种依恋方式不是属于某种人的,从最新的研究来看,这可能是每个人身上都可能产生的,唯一的不同是有的人会更多的习惯采取后种方式,这样才构成其生活人际的困境。这一习惯的养成究其原因和其童年的经历直接有关,一个被糟糕母亲养育的孩子,他的依恋关系就可能是经常属于后者,比较少第一种安全型的。


   二.依恋关系理论中,依恋类型有哪些?

  

   依恋类型,在最早期分为三类型: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后来又有四类、九类或十二类的分法。在早期的分类例子则如下:


  但这一类型说现在根据一些观察,发现并不是说回避型的人并没有安全型的表现,而只能说是更少安全型的表现,所以在这个程度上,依恋关系象限的讨论成为关注更多的点。


  依恋关系象限主要是由回避和焦虑两个内容,高和低二个级别构成(象限略)。


  我们可以了解到:


   1.安全型的个体表现是: 不回避人际,并且自我焦虑低;


   2.回避冷漠型的个体表现是: 回避人际,但自我焦虑低的类型;


   3.回避害怕型的个体表现是: 回避人际,且自我焦虑极高的类型;


   4.专著焦虑型的个体表现是: 不回避人际,但自我焦虑高的类型。


   这和早期依恋关系的形成有很大关系。这里面我们有时候并不是一直在一个象限内的,而是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游走在各类中。主要看我们是否经常的进入某一特定象限内。这或许会是我们的一些个性趋势,我们通过一些观察后可以对自己有意识地进行某种调整,或者接受某种心理咨询的协助。


   这样的安全依恋模型,可以有助于发展自己比较好的幸福的人生。就如荣格心理分析学的前主席卡斯特所说:


   幸福人生(成功人生)需要信任和放弃片面性,一个具有安全型依恋关系的个体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相关阅读:从依恋理论的角度来看人际交往


心理热线:15354111695    15354211684    

心理互动QQ:395047657     498055474

心理支持微信:腾越心理(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留言板   

Copyright©2004  石家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中心

心理咨询热线:15354111695 婚恋情感咨询热线:15354211684 邮编:050081 邮箱:xlzxzx2003@yeah.net
设计制作:新华世纪网 维护管理:新华世纪网
冀ICP备11012094号
 
 预约咨询
 业务联系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