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
现在是:2024/4/19 1:21:52
当前位置—>首页—>心理咨询


压抑——对自己的伤害,需要被看见

作者:xinliyisheng.cn  来源:石家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中心  点击率:648




压抑——对自己的伤害,需要被看见
 


QQ截图20190625174132.jpg

 


    那些不会捍卫自己的人,是如何一步步失去自己主权?那些总被当软柿子的人,又是如何走入自毁和伤害别人的极端呢?


    01


    前阵子有个朋友约我出来聊天。

    她最近得了抑郁症,正在吃药和接受心理咨询。

    我们大学时候在社团认识,她健谈开朗,很照顾人的感受。如果不是有心理学基础,恐怕我在听到她得抑郁症的消息后,也会相当讶异。

    随着聊天的深入,我才发现她随和的外表下,压抑了很多不舒服的感受没有说。

    大学时住宿舍,她断断续续失眠了两三年。

    她对睡眠的光线和声音非常敏感,但有个室友因为男友隔三差五的加班,总会不时在深夜里,突然打开台灯和刚回家的男友视频。

    其他室友倒是睡熟了,只有她一个人在被窝里,塞着耳塞听着耳边嗡嗡的对话,戴着眼罩的眼睛还是能感受到亮光。

    生物钟一被打乱,即使等到室友关灯睡觉,她还是要辗转一两个小时才能入睡。

    睡不着。

    隔三差五地失眠。

    一开始想过开口和室友说,但话到了嘴边又憋回去了,怕说了室友不开心。

    前几次没说,后面就更难开口。

    几次之后,她开始说服自己,体谅一下室友异地恋的不容易。

    过了一两个月,她接受了这个事情,每次室友一开台灯,她就听着歌看着天花板,越看越清醒。

    直到大三下学期,因为检查出了身体的毛病,需要持续休息,她才找了个理由搬出去。

    室友至今都不知道她因此失眠了那么久。

    这种模式一直在她的生活中运行。

    大学社团中,因为她很随和,所以常常被叫去做一些别人不愿意做的辛苦活。她做了几次也觉得不开心,但说不出来,只能继续做着,安慰自己反正比较闲。

    工作后,领导随便定了个太高的目标不敢反驳,拼命去做做不到,最后挨了骂;开会时同事甩锅给自己,不敢站出来说话,尽管内心委屈满满。

    几段恋爱也是这样不疾而终。

    男友答应来接自己,结果和朋友聚会不小心喝了点酒,很晚才想起告诉她不能开车,那时候她一个人在公司里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

    她当时内心失落透了,但到对话框里,她回了个 “没关系”,然后默默地自己打车回了家。

    每段恋情到最后,都是因为类似的失望累积太久,感情变得越来越淡,最后不了了之。

    不舒服,不敢说;不舒服,安慰自己;不舒服,就慢慢远离这段关系....

    直到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咨询,她才发现憋着憋着,是能憋出抑郁的。


    02


    “你不舒服为什么不说?”

    当我问到这个问题时,她下意识回:说了没用,还更糟糕。

    小时候的她身体娇弱,常受欺负,回到家哭个不停。妈妈听久了觉得烦,指责她就知道哭,是个没用的爱哭鬼。

    慢慢地,她就不哭了。

    而弟弟小时候性格直率,经常因为 “顶撞” 爸妈被打。她每次都在一旁看着,不敢出声。

    有一次弟弟不小心挡住了电视,爸爸刚好因为工作上的事情烦心,就冲弟弟大发脾气。

    弟弟很不服气:“我只是不小心,你为什么发那么大火!莫名其妙!”

    爸爸听到后火气更大,马上拿起皮带抽打他,一边打一边说弟弟嘴硬,该打。

    这些经历都在告诉她:不舒服、不开心、愤怒,都是不能说的。

    一旦表达出来,就会被鄙视和嫌弃,甚至会被对方给打压下去。

    于是每一次愤怒、委屈、烦躁喷涌而出的下一秒,她就马上退了回来。

    但这种暂时的平静,隐藏着更大的危机。

    心理学上把这种试图释放攻击的动力,叫做攻击性。

    这是一种人的本能。

    武志红老师曾说过:“一个人的攻击性,如果不向外释放的话,就会转向攻击自己,没有第三个出口。”

    当攻击性被认为是好的,被允许表达出来的时候,我们就会慢慢学会如何合理地表达。

    例如温和地拒绝别人、坚定地表达愤怒,合理地划清边界。

    而当它被认为是一件不好的、不被允许的事情时,可能会有两个结果。

    一个是转向自己。

    就像我那位朋友一样,不断自我压抑和合理化,成了一个老好人和软柿子。

    边界不断被侵犯,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内心却直积压着负面的情绪。很多抑郁,就是这样产生了。

另一个结果,是不合理的释放,这将会带来巨大的摧毁或分裂。


    03


    之前看过一个很经典的电影《黑天鹅》。

    女主角妮娜是个乖乖女。


    妈妈当年为了生下她,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并常常以这个理由干涉女儿的生活和决定,对她严加管控。

她的表达是完全失效的。

    小时候每次上芭蕾课前,她总哭着不愿进教室,但妈妈为了圆自己的芭蕾梦,一次次把她推进去;

    有一次妈妈买了蛋糕,她开口说了一句现在不想吃,妈妈立马变了脸色,拿着蛋糕作势要往垃圾桶扔,吓得她赶紧道歉,立马一口口把蛋糕吞下去;

    妈妈喜欢不时闯入她的房间,不让她的房门上锁,她需要隐私,但怕一说妈妈又变脸,不敢说。

    直到竞选了芭蕾剧《黑天鹅》的主角,她的生活才发生了转折。

    在这个剧里,她既要扮演优雅善良的白天鹅,又要扮演大胆火辣、敢爱敢恨的黑天鹅。

    在练习过程中,老师很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问题:

    太乖、太假、不像是一个真实的人。

    始终没有释放自己的攻击性,跳不好黑天鹅。


    而不巧,她的竞争对手是一个敢于直面欲望、表达感受的人,所以她跳起黑天鹅非常有力量。

    在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之下,她为了找到黑天鹅的感觉,学着释放内心那股压抑太久的汹涌情绪。

    她开始表达自己。

    在妈妈试图用放弃事业来绑架她时,她说:那份事业是 28 年前母亲自己放弃的,不必再提起;

    当妈妈再次进入她房间时,她关门夹住了妈妈的手,等妈妈痛得把手伸回去之后,她找了根棍子堵住了门;

    当妈妈觉得她最近太疯狂,帮她取消了《黑天鹅》的表演时,她告诉妈妈:她想去。在被阻止之后,她扭伤了妈妈的手,逃出那扇家门。

    当压抑太久的攻击性一旦释放,便变成了一发不可收拾的破坏力。

    她在表演前和竞争对手吵了一架,意外向竞争对手的肚子捅了一刀。

    等到了舞台结束,她看到自己血淋淋的肚子时,才发现那个充满攻击性的竞争对手,不过是自己分裂出的一个人格。

    当一个人的攻击性从小被无限地压抑,他只能走向2个结局:

    抑郁,或者摧毁。

    若在这个轮回中,当他有幸觉察到一些不对劲,在往后的日子,他仍需要经历漫长的挫折和学习,才能成为活出不好惹的自己。

    而最好的结果,是从小就能被允许释放自己。


    04


    武志红老师曾用一段优美的话,描述了攻击性流动的场景:

    你攻击了我,而我带着爱容忍了你的攻击,还深深地理解了你的不安。

    这意味着,你的黑色生命力被我看见和允许,并经由我爱的目光,转化成了白色的生命力。

    允许、接纳和理解,可以让带有破坏的攻击性,变成了积极的生命力。

    我觉得这是父母给小孩最有活力的礼物了。

    之前看过一个万圣节整蛊小孩的视频。

    所谓的整蛊,就是熊爸妈们把孩子们挨家挨户要到的糖果藏起来,然后告诉他们,糖果被爸妈吃了,录下他们的反应。

    听到糖果被吃掉后,大部分小孩都是花式地哭,捂脸哭、大哭、躲在房间里哭.......

    但其中有几个小孩的反应让我很惊奇,他们不卑不亢,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情绪。


    △批评妈妈这样做不礼貌


    △愤怒地表达自己的失望


    △警告妈妈


    △直接说“讨厌/恨”


    我恨你

    我讨厌你

    你太让我失望

    这样做非常不礼貌

......


    这就是一个人心爱的东西被无理抢走时,正常的反应。

    其中有个妈妈听到这些话后,第一反应是:

    你确定真的要恨妈妈吗?我是你妈妈,你怎么能恨我呢?

    一下子就让孩子感觉内疚了,把情绪又憋了回去,转向攻击自己。

    但这个时候的愤怒,不是很正常吗?

    允许他们说出来,然后给他们一个反馈。

    如果是自己错了就放下父母的架子,真诚地道歉;如果是其他原因,再看如何去解决。

    要让他们知道:不舒服就说,这样才有沟通和解决的机会。

    电影《怦然心动》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女儿有一天发现自己心爱的梧桐树要被锯掉,她赶紧爬到树上迟迟不肯下来,一直在抗议。

    但梧桐树是合法被砍,下面的工人不断发出警告:再不下来就直接锯树了。

    爸爸担心女儿的安全,爬上了树,严肃地告诉她,他知道她很舍不得这棵树,但为了安全,她现在必须下来。

    女儿最后不得不下了树,终日郁郁寡欢。

    几天后,爸爸画了一幅梧桐树,放在她的房间里。女儿看到画之后非常惊喜,失落的内心有了新的寄托,悲伤的心情也逐渐缓解了。


    爸爸的举动教会了她两件事情:

    即使情绪再汹涌,也不能以自我伤害 / 伤害别人的方式去表达;

    即使不能获得想要的结果,也要去表达,起码情绪能被看到和释放。

    在不舒服的时候,能站出来说,合理地争取权益,接受客观的不可得。

    这可比简单的压抑和懂事,要健康多了。

相关阅读: 为何有人愤怒时却是自我攻击

 

心灵热线-Tel:0311-69001019  13933184684     

有任何疑问请点击我: qq:395047657  498055474

 

微信公众平台号:xlzxzx0311(请搜索并加关注)可及时收听我们的即时信息

 

求助互动邮箱:xlzxzx2003@yeah.net  


QQ截图20180302104029.jpg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留言板   

Copyright©2004  石家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中心

心理咨询热线:15354111695 婚恋情感咨询热线:15354211684 邮编:050081 邮箱:xlzxzx2003@yeah.net
设计制作:新华世纪网 维护管理:新华世纪网
冀ICP备11012094号
 
 预约咨询
 业务联系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