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
现在是:2024/5/19 23:24:08
当前位置—>首页—>婚姻情感


在亲密关系中,“一致性”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有多重要

作者:  来源:网络  点击率:615




在亲密关系中,“一致性”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有多重要

作者 | 冰千里


  -1- 

  关系中的伤害和冲突往往来自彼此需求没被看到,或没被满足,或者满足的方式不对。

  但你很少反思为什么需求没被满足,因为你提出需求的方式不对。

  更可怕的是,当你用这样的方式表达需要时,就已经把自己放在了被拒绝的位置上。

  这样的方式有很多,我大致给它们分一下类别,这些方式中有的可能并不被意识到,却会直接破坏亲密,导致失控。


u=3863952414,1046814167&fm=23&gp=0.jpg

 

  第一种:反向形成

  意识上你可以理解为相反的语言或行为,举几个例子:

  比如你会说:“赶紧走吧,我再也不想看见你”,当对方真的要走,你就会更生气。

  于是会说:“快点,把你东西全部拿走,再也不要回来!”于是对方真的收拾行李离开。

  比如孩子写作业拖拉,你会一把抓过作业本扔在旁边,冲孩子吼道:“快别写了,什么也别写了。”

  孩子真的不写,你会更加愤怒,又喊到:“学校也别去了,上学对你来说根本没用!”

  再比如孩子有时候会和你抱怨:“数学作业太难了,我恨死它了”,当你不让他写,他就会急得大哭:“那怎么办?那怎么办啊?”

  以上都是“反向形成”,这本是心理学的一个防御形式,在这里我是指“用一种相反的方式表达需求”。

  事实上,你真正的需求是:

  “不要离开我”

  “我希望你有效地写作业”

  “我很想把数学作业写好”

  但给对方的感觉却像是在“赌气”,好似这是你真正需要的。

  上面例子还好,毕竟这时情绪和语言会不一致,当你说“别写作业”的时候是生气的。

  但有时情绪和语言看起来“很一致”,对方就很难区分你的真实需要。

  在这种表达的“压力”下,即便对方知道你不是这样想的,还是会发生你不想要的反馈,比如爱人会真的离去、孩子真的不写作业等。

  之所以如此,是你采用的情绪和语言都代表“我不需要你”。

  这是一种攻击状态,很有张力,对方会本能避开这样的张力,于是就会让关系破坏升级。

  “好吧,既然你不需要我,那我就走,你可别后悔”,后面还有一句话——“反正是你让我走的”。

  对方会顺势把过错推给你,事实也是如此,你正在用这种方式让自己成为过错方。

  第二种:回避

  你或许有这样的感受:要做某个决定的时候,你往往选择“逃开”。

  去哪里吃饭、去哪里旅行、给孩子报什么补习班,你总会把选择权交给对方。

  让对方决定,你采用的是:

  “你来决定吧”

  “随便吧”

  “无所谓”

  “你看着办吧”

  ……

  当对方真做了决定之后你并不满意,甚至会抱怨:

  “我就知道这个不行”

  “你怎么会这样选择呢?”

  “你怎么不考虑我的感受呢”

  如此争执在所难免,关系会陷入僵局导致冲突升级。

  你把决定权给对方的同时也把责任交给了他,你在回避自己的需要,这里有两种可能:

  第一是你也不知道自己的需要是什么。

  第二种可能是你不愿承担选择失败造成的后果。

  无论哪种,你都用回避的方式压抑了需求,导致自己对结果不满。

  因为对方的决定都是以他的需要为出发点,很少会从你回避的态度里猜出你的需要。

  “回避”还有一种表现就是“沉默”

  沉默不代表你没有需求,而是认为需求对方接不住,或者把对对方的不满压抑着。

  这也是充满张力的,一种“无声的”抗议或者“无回应”的状态。

  此时,对方会本能地忽视你的需求,或当你不存在,关系的破坏已悄然发生。

  第三种:指责与抱怨

  这更为常见,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

  “你什么家务都不干”

  “光知道躺在沙发上”

  “总是玩游戏”

  “总那么晚回来”

  “为何不回我信息”

  ……

  这样的抱怨隐藏了你的真实需求:

  “我希望你和我分担家务”

  “我希望你多陪我一会儿”

  “我喜欢你能及时回应我,否则我会很伤心”

  采用指责对方提出需要时,需要一定不被看见,当两种情绪同时出现,另一方首先会考虑危险的情绪进行反馈。

  你的指责抱怨本身就是攻击,是在伤害对方。那么对方的反应就是逃离、漠视、对抗。

  第四种:借助第三方

  我总看到许多父母会把问题指向孩子,孩子承担了父母的冲突,成了他们感情不合的“替罪羔羊”,甚至成了“传话筒”。

  父母双方从不正面表达对彼此的情感需要,而是把需要转移到孩子身上。

  而孩子也会感应到这个部分,变得“有问题”会更被关注,于是需求主体错位了,这会让家庭关系更复杂,隐瞒真实。

  有的夫妻会把彼此需要转移到工作和问题上,比如加班到深夜、经常出差或为彼此的父母、亲戚而争执。

  这都是在借助“第三方”表达,无论第三方是什么,都无法满足彼此需求,只能是转移痛苦的缓兵之计。


  -2-


  那么,为什么你会采用这些方式呢?

  这时要懂得区分“表面需要”和“深层需要”,或者说是“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

  越是深层需求越不容易表达,甚至本人有时也意识不到。

  因为这部分需求会和自己的“不安全因素”相关,当你真正表达需要会有以下潜意识的“风险”:

  我是弱小的

  我是自卑的

  我是羞愧的

  我是低自尊的

  我是低价值的

  这些体验都会让你失控,认为自己正处在危险边缘。

  你的需求有可能被拒绝,或不被接纳,这就让需求处在了真空状态。

  好像发出的求救信号没人接收,好像坠落时候没了支撑点,把最脆弱一面呈现出来,没了保护层,外界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伤到自我。

  比如,当你向对方表示:“不要离开我,我需要你的呵护”。

  对方一旦没理解到,你遭受的伤害会更深,你的需要就会掉在地上碎掉。

  以后就更不可能轻易暴露需要,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就会有“没人可以理解我”、“没人懂我”、“我很孤单”这样的体验。

  此时你往往会本能地选择安全表达,就像“反向形成”:“你走吧,我不需要你”,像“回避”那样沉默或者高冷状态。

  和对方保持距离,这样即便对方真的离开,你也不会特别伤心,因为这是你可控的,这是为了“保护自己”而产生的结果。

  此刻你往往有怨气,认为对方并没看到你的真实需求,因为真实需求“被隐藏了”。

  再深层原因可能是你人格层面惯有的模式,这些模式来源于早年你所感受到的“关系体验”。

  比如,小时候表达真实需求是不被允许的,甚至会被指责、打击、嘲弄,接下来就会压抑,呈现出来的便是虚假的需求。

  再比如,父母总按照他们的标准来要求你,你想要漂亮的文具盒,他们觉得不实用,给你买了笨笨的颜色单调的。

  类似事情久了你就会认为自己需求不重要,重要的是满足父母需要。

  当真实部分不被允许,同时压抑的就会有愤怒。

  成人之后总会因为小的事件显露这种愤怒情绪的要求,从而让对方先感受到你的愤怒,其次才是需要,或者会看不到你的需要。                                                                                                      
  还有更隐晦的,比如父母和你没太有问题,但他们之间的互动却是这样的:

  爸爸强势蛮横无理,妈妈弱懦忍受,当你认同妈妈就会潜意识认为女性愿望是不可以表达的,是会被男性打压的。

  成人之后你很可能重复妈妈的忍耐,压制需要,或外部表现很强势打压男性,这都是有可能的。


  -3-

  如何改变表达需要的方式呢?

  第一,要去体验结果带给你的感受。

  用不恰当的方式和对方互动之后,自然有一个结果,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不欢而散。

  那时你的感觉是怎样的?伤心?失望?无助?愤怒?

  在这种感受中多呆一会儿,而不是快速转移注意力。


  第二,感受其他联想或相似体验。

  这很重要,当你呆在这种苦涩感受中时,一定浮现很多自由的念头。

  它们是什么?以往出现过吗?在其他关系中?在小的时候和父母的互动中?

  这样的联想就像一个思想链条,链接了你很多相似或相反的感受、事件、情景,它们都是打开你潜意识之门的钥匙。


  第三,体验久了可以适当有意识调整。

  别有太大变动,这种模式跟了你多年,对你也起到了保护,不可能一下把它甩开。

  先从一个小点开始略微变动,可以在双方熟悉的互动中加入点小变化。

  比如,你常抱怨伴侣下班晚,这次当他回家你不再像往常那样指责和冷落,也不再抱怨和讽刺。

  而是温和地表示关注,可以说:“以后不要那么晚回来了,注意身体”,这时你再观察对方的反应,一定让你吃惊。

  当你用理解对方的方式表达需要时,曾经的伤害式游戏就玩不下去了。

  你可能会说在当时忍不住会发火,也没关系,只要你有了这种意识,过程就会不同。

  因为你学会了自我觉察,而不像往常那样熟视无睹,内心深处的思想被自己看到了,它并没有溜走。

  当你学会用反思的理念审视需要、觉察互动、体验情感,这本身就是成长。

 
相关阅读:被“愤怒”掩盖的“心理需求”

心灵热线-Tel:0311-69001019  13933184684     

有任何疑问请点击我: qq:395047657  498055474

 

微信公众平台号:xlzxzx0311(请搜索并加关注)可及时收听我们的即时信息

 

求助互动邮箱:xlzxzx2003@yeah.net  

QQ截图20180302104029.jpg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留言板   

Copyright©2004  石家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中心

心理咨询热线:15354111695 婚恋情感咨询热线:15354211684 邮编:050081 邮箱:xlzxzx2003@yeah.net
设计制作:新华世纪网 维护管理:新华世纪网
冀ICP备11012094号
 
 预约咨询
 业务联系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